转自:新华财经
4月19日,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2025年度学术会议在湖南浏阳举办。三百余位来自全国的医学专家、学术机构以及医疗器械行业代表参会。
据介绍,本次大会以“协同聚能·净无止境”为主题,围绕国产血液净化医疗器械创新进展、重症血液净化技术新突破、医工协同、肾病治疗创新方向等组织了33场专题报告。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汪年松教授认为,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围绕“健康中国”对医疗装备创新与诊疗服务升级的要求,加速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使技术突破转化为患者可及的治疗方案。中国肾病透析患者超百万,并每年以10万数量递增。国内血液净化设备和耗材市场规模分别为120亿和175亿,国内血液净化行业头部企业逐步突破生产与技术壁垒,设备和耗材性能显著提升,产业链的逐步完善为行业崛起提供了有力支撑,呈现出明显的国产替代趋势。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候任主委丁小强教授表示,血液专委会搭建了临床医学与研发企业深度融合的平台,能聚焦血液净化设备耗材关键领域开展联合攻关,提升血液净化技术水平。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苏文娜认为,当前关税形势复杂严峻,国产医疗器械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全力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尤为重要。中国创新医疗器械海外注册仅2023年就超五万件,出海正从“产品输出”向“生态共建”升级,输出中国医疗器械技术和品牌具有战略意义。
作为国内血液净化自主创新行业代表,重庆山外山血液净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外山公司”)技术主任童锦分享了企业的关键技术创新。他讲述了企业在血液透析机智慧传感、自动控制和AI辅助诊疗方面,以及未来超纯透析绿色透析的系列解决方案。童锦表示,山外山公司还与国内多家三甲医院通过近十年的医工协作创新,研发了“CRRT+人工肝+血浆置换”三位一体的多器官生命支持系统,有效应对重症患者多脏器衰竭的临床难题。
医工融合领域专家、重庆邮电大学林金朝教授指出,国家应急体系建设坚持科学应急发展之路,需要有效的生命检测、生命监护和持续生命体外支持,而高能级、智慧化、多模式的血液净化系统正成为重要的应急救援装备。这类融合尖端工程技术与智能医疗理念的新型装备,通过“设备 + 系统 + 服务”三大核心特性,重构应急医学救援的技术支撑体系,推动行业从硬件制造向智慧医疗生态转型。
与会专家还就“血液净化+人工智能”的融合创新开展了研讨。目前,血液净化医疗器械研发正从硬件制造向“智能、系统、服务”多维融合转型,成为破解地域分布不均衡、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和基层医院血透资源配置难题的关键引擎。以最新的诊疗技术和装备覆盖预防、诊断、治疗、预后全链条,让创新成果惠及更多患者。(陈倩)
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