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培训是推动劳动者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所在。当前,一场场家政服务、养老护理、育婴员、叉车工等技能培训正在永登大地火热进行,旨在帮助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助力劳动者“好就业”“就好业”。
“今年,通过村里介绍,参加了政府组织的免费叉车工培训,如今有了一份理想的工作。”学员王世义话语间自信满满,他说,现在在陇西铁路货场上班,每个月收入也有5000多元,比以前工资增加了近千元,以后会努力学习,不断提升技能水平,增加工资收入。
这只是永登县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助力劳动者提升就业素质、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助力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永登县坚持就业优先,深入实施“技能永登”建设,准确把握新时代就业培训工作新要求,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着力培育新型技能人才,积极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城市。
精准把脉需求,定制专属“需求单”
永登县人社局依托全县“四级”就业服务网络,组建“人社专员+劳务专干+网格员”服务小团队,开展“进千企、走万户”活动,深入县域内产业园区、项目工程、重点企业,详细了解用工缺口、技能要求以及未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服务团队走村串户,面对面了解劳动者技能状况、培训意愿、就业期望、年龄结构、文化水平以及就业现状,为精准开展培训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数据支撑。
“活动以来,已走访企业46家,排摸群众培训意愿2600条,涉及电焊、叉车工等10多个专业,今年计划培训4000人以上。”永登县人社局副局长张大勇介绍,后续将继续做好企业和群众需求摸底工作,动态调整培训专业,努力提升培训与岗位匹配度。
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就业“含金量”
立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际,紧紧围绕劳动力培训意愿、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秉持“需求什么、培训什么”“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精准建立“四库一表”(即岗位需求库、培训意愿库、培训机构库、培训专业库、学员培训表)。根据市场调研,合理设置18个易学易操作的培训工种,择优选择30家培训机构负责本年度培训任务。
永登县人社局还全面推行“劳动者点单、培训机构接单、政府买单、企业消单”与“岗位需求 + 技能培训 + 技能评价 + 就业服务”综合一体的培训模式,着力打造“全链条”培训保障体系,让培训学员在家门口享受“一条龙”服务,有效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强化培训监管,严把培训“质量关”
永登县人社局坚持从开班审批、组织实施、培训监管、考核鉴定、补贴申报等环节入手,对每期培训班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无死角监管。综合运用日常检查、随机抽查、综合督查和视频监控相结合方式,累计开展监督检查和培训指导60次,督导整改问题3个,有力加强了对职业技能培训全过程跟踪管理,提升了培训质量和质效。
此外,现场征求学员对培训班的意见建议,以学员满不满意为导向,进行培训满意度测评,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改进培训方式,促使培训工作提质增效,不断提升培训的规范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搭建多元平台,奏响就业“新乐章”
为提升城乡劳动力培训后就业质量,永登县人社局积极探索多元化服务模式,建立“培训+鉴定+输转”“培训+创业+帮扶”“培训+鉴定+人力资源公司”等多种就业服务路径,推动形成结业即就业的工作格局。针对培训结业后有就业意愿但尚未就业的学员,提供“一对一”跟踪服务,精准推荐岗位信息,已帮助260名学员实现就业。
同时,加强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服务,借助零工市场(驿站)、“金城就业360服务之家”“永登劳务”公众号、“永登就业”公众号、村(社区)工作群等平台,及时推送就业岗位信息,提高参训学员整体就业率,增强培训与就业之间的深度融合。
永登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王军成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已连续两年被县委、县政府列为为民兴办实事项目。目前已培训1480人,完成年度培训任务的37%。”下一步,还要针对兰州牛肉面产业开展相关培训,以及创业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着力打造复合型技能人才。
近年来,永登县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动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四方协同发力,奏响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奋进曲”,推动劳动者从“无业”到“有业”,从“有业”到“优业”的实质性转变,就业结构性矛盾得到缓解。未来,将持续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促进多政策协同,健全就业影响评估机制,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以技能赋能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 | 县人社局 张得祥
责任编辑 | 周钰 赵晶玲 王立命
监制 | 汪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