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4月7日消息(记者 任桐 实习生 潘凯 通讯员 林方蔚 刘元魁)600余亩椰子基地,万余棵椰子树郁郁葱葱,硕果挂满枝头,教授带着几名研究生正在椰子树下记录着数据……这是近日记者走进屯昌县新兴镇椰子科技小院看到的场景。据了解,该科技小院曾入选2024年海南科技小院,它的研究方向是什么,对当地椰子产业发展又有什么助力作用呢?

屯昌新兴镇椰子基地航拍。屯昌融媒体中心供图
椰子作为海南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病虫害防治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农民头疼的难题。传统的防治方式多依赖化学药剂,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负担,也对椰子的品质产生负面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屯昌椰子科技小院的成立,无疑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屯昌椰子科技小院位于新兴镇的海南嘉乐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600亩金椰子基地内,由海南嘉乐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合作共建,主要研究方向是从传统的椰子病虫害化学防治,迈向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绿色防控。
作为屯昌椰子科技小院的核心科研团队,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杨艳教授带领的团队自去年10月份就入驻这一科技小院,开始了一系列的病虫害监测与防控研究。

生物防治模式已在200亩金椰子种植区域成功推广。屯昌融媒体中心供图
杨艳教授表示:“过去的防治方式较为被动,往往是病虫害出现后再采取措施。而现在,团队采用的是更具前瞻性的监测手段,强调预防为主。通过对虫害的诱导和植物挥发物的监测,科研人员能够提前识别出潜在的虫害威胁,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从而有效控制病虫害的蔓延。”
记者在基地看到,悬挂于椰子树枝叶间的塑料瓶格外醒目,这是杨艳教授团队用于收集虫害诱导椰子挥发物的简易装置。通过分析收集的气体,科研团队正在研发能够通过挥发物精准判断椰子遭受病虫害的种类和程度的方法,为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杨艳教授介绍:“研究一些挥发性气体,就是说虫子危害以后,怎么影响这棵树、这个植物的健康,怎么造成它健康的一个反馈,就是说可不可以找到一个可以吸引昆虫的驱避剂,或者一个引诱剂,然后我们可以做些绿色产品,将来可以投放到这个椰子的病虫害防治中。”

悬挂于椰子树枝叶间的塑料瓶。屯昌融媒体中心供图
此外,针对传统种植中化肥、农药使用量大,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问题,屯昌椰子科技小院自去年以来积极推广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绿色防控手段,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目前,生物防治模式已在200亩金椰子种植区域成功推广。
海南嘉乐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贵说:“科技小院的生物防治手段,如利用胡蜂来有效消灭害虫,正在改变传统的化学防治方式。生物防治不仅管理更为先进,也更加环保,为我们的椰子带来了质量上的双重提升。”
据悉,经过病虫害防治技术改良,去年以来椰子品质显著提升,上市后市场反响良好,产量和销量实现双增长。目前,该公司在屯昌8个镇种植的50000余株金椰子,均采用“科研单位+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加入互助合作社,为打造屯昌县特色产品示范基地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
杨艳教授表示:“我们进驻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实现椰子病虫害的全面治理,并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示范推广。希望将这种绿色防控的模式推广到全县乃至全省,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真正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