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嘉年华”每天上演 笑容挂在脸上~沈阳这所学校的孩子们“玩嗨了”!

0

4月2日,春风和煦的操场上,沈阳市和平区南京一校长白岛第一小学的体育课正上演着“运动嘉年华”:高年级学生挥棒击球的脆响与绿茵场上凌空抽射的欢呼此起彼伏,低年级萌娃们则在跑道旁玩转传统游戏——跳房子方格里跃动着灵巧的小脚丫,丢手绢的歌声里藏着此起彼伏的嬉笑追逐……多元运动场景编织出校园生动的春日画卷,让每个孩子都在跃动中绽放成长光彩。

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计划,倡导全民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南京一校长白岛第一小学积极践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等相关文件要求,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将体育教育视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一环,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校园体育工作。

每天一节体育课

“菜单式”课程丰富又健康

“我们保证每天每个班级一节体育课,学生每天综合体育运动时间远超2个小时。”南京一校长白岛第一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王燕告诉记者。“学校始终将每天一节体育课的高质量落实作为体育教学的核心任务,全力打造基础体育课程+特色校本课程的‘菜单式’体育特色课程体系。”

学校体育主任张晰介绍,学校的基础体育课程着重为学生夯实身体素质基础,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制定个性化体能训练方案,严格落实“体能课课练”。

在此基础上,学校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差异,开设网球、足球、形体、轮滑、射击、定向运动等特色校本课程,学生参与率达100%。

“我从一年级开始进入学校的篮球队,每周一周三我会到篮球队训练,周二晚上我还参与了学校的课后服务射击课,射击对我的视力和耐力都有帮助。”三年一班学生邢怀济说。

▲南京一校长白岛第一小学的孩子们在操场上“嗨玩儿”。

构建“嗨玩儿”活动场

课间15分钟“活”起来

“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与下午第二节课后各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我们雷打不动。”南京一校长白岛第一小学副校长钟妮说,“除热身活动操和广播体操外,我们每班每学期还创编1套班本韵律操,还有国防教育特色的军体拳。”

为了让课间15分钟“活”起来,学校于2024年初启动了“嗨玩儿”课间15分钟计划,打造包含传统体育运动、室内健身操、国防特色军棋游戏和沉浸式智能健体4大类,共20项锻炼和游戏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间生活。

在午休时间,学校还全面开放各类运动场馆与艺术空间。在操场、体育馆,体育老师带领学生打篮球、跳绳、练体操,在运动中增强体质、磨炼意志;音乐老师开放音乐教室与礼堂舞台,开展“星光舞台音乐会”让学生在旋律与节奏中感受音乐之美;美术老师则在艺术浸润空间,引导学生动手做手工,如剪纸、折纸、黏土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审美能力。

燃动社区课堂

家长一起动起来

“每到周末,晚上7点以后,我家小区楼下,甚至一楼大厅都是学校的孩子在运动。”学生家长王女士说。

学校积极推动家校社联动,整合各方资源助力学生体育发展。在“燃动健康行”中,学校联合周边安泰、远洋、丽湾国际等社区,覆盖翰逸华园、远洋和平府等五个小区。“孩子来运动的时候,都是家长陪同来,不如让家长也一起参与进来。我们还想辐射整个社区,达到全民健身的效果。”钟妮说。

“最开始我跳绳总是不连贯,每天放学后爸爸会和我一起在小区内练习,现在能达到一分钟150多个,我觉得我会一直坚持下去。”二年二班学生王禹惜说。

“学校全力构建‘动+’体育7维立体化育人场景,精心串联起‘晨练+课堂+课间+大课间+课后服务+家庭+社区’的各个环节,打破体育教育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让学生茁壮成长,绽放出更加绚丽的人生光彩。”王燕说。

《沈阳日报》2025年4月3日5版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宋宇 摄影:王雁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张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