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是一种常见的常绿性植物,既可以用于水培也可以用于土培。它既具有极高的药用作用也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因而,深受众多花友的喜爱。不少花友也有过亲身养殖芦荟的经历呢。那么,相信大家都知道芦荟褐斑病是养殖芦荟的过程中比较容易患的一种病害吧。今天,小编将会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芦荟褐斑病的防治方法和发生规律。一起跟着小编学习一下吧。
症状
芦荟褐斑病别称芦荟黑斑病,危害叶片,初期病斑为水渍状,灰绿色,随着病情发展,病斑可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凹陷,红褐色或灰褐色,周围有水渍状坏死晕圈,病斑可透过叶片正反两面,呈薄膜状,但不穿孔,这是与炭疽病的不同之处,病斑质地亦较硬,后期正面病斑可产生成堆黑色小点,在潮湿条件下更为明显,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严重时病斑密布,导致叶片腐烂。
发生规律
它多发病于6月至10月间,在高温多雨条件下最易染病,特别是高温天气骤遇暴雨更易发病。其防治方法是:在栽培上一是要防止盆土内积水。二是要保持通风透气的环境条件,夏季将其置放于比较凉爽的半阴环境中,切忌暴晒后淋雨。
防治方法
1.经常检查。发现病叶及时剪除利用或带出栽培区深埋,并喷洒75%百菌清等。
2.选栽抗病性比较强的库拉索芦荟、中国芦荟、木立芦荟等种类。
3.科学施肥、浇水,注意氮、磷、钾肥均衡,防止积水。
4.苗期喷洒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保护,每15~20天喷1次,1年内喷3~4次。种苗和土壤用瑞毒霉加入纳米硅消毒后能有效防治芦荟苗期褐斑病。
5.药物防治可于发病初期洒40%的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至700倍液,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的甲基托布津600倍液至700倍液,每隔10天喷洒叶片一次,连续2次至3次,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你可参照选用其中的一、二种农药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