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春天,济南经济交出一份充满“新动能”的答卷。1-2月,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新能源汽车消费、高端制造、重大项目投资等亮点频现,区县经济竞速发展的格局愈发清晰,一幅“传统强区领跑、新兴势力崛起”的高质量发展图景正徐徐展开。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税收占比提升
据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2月,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15.9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税收收入159.0亿元,增长1.0%,税收占比73.6%。
税收占比的提升,反映出我市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特别是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为财政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1-2月,我市工业投资增速加快,同比增长22.3%,较上年全年加快22.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8.8%,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长4.5%。
从贡献度来看,1-2月,济南高新区与历下区贡献了超三成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上,济南起步区以20.1%的增速领跑。
“硬核”制造 撑起工业增长脊梁
开年首战,济南工业展现出强劲韧性。
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较上年全年加快2.2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表现尤为突出。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6.6%,较上年全年加快13.9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0.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8.4%,较上年全年加快14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长5.0个百分点。
此外,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0%,汽车制造业增长33.5%,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据市统计局日前公布的1-2月区县主要经济指标显示,槐荫区和起步区成为我市工业增长的双引擎。1-2月,槐荫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4%,领跑全市;而起步区则以32.3%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居第二,为我市经济注入“高能”动力。
此外,1-2月,我市规上工业营收为1584亿元,同比增长7.5%;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8%,表现尤为突出。这些数据均反映出我市在工业经济和财政收入方面的良好开局。
区县表现各异 协同发展
济南市各区县在1-2月经济运行中表现各异,但整体呈现协同发展的态势。
例如,起步区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上表现突出,同比增长32.3%,反映出其工业化和产业升级的成效;济南高新区在规上工业营收增速上尤为突出,同比增长54.3%,反映出其工业经济的强势劲头。
根据《济南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5.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而今年历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保持正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这表明,我市区县在落实全市发展战略的同时,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差异化的增长路径。

为实现这些目标,我市将继续推进“项目提升年”行动,加快550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2000亿元以上。同时,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产业链水平、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措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高端制造到消费升级,从重大项目到区县竞速,济南经济开年的“新”意,既是产业转型的缩影,也是政策与市场合力的成果。面对复杂经济环境,这座千年古城正以“稳”的基础、“进”的动能、“新”的突破,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奋力奔跑。(济南日报·爱济南 记者:赵尚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