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如皋:向“新”聚力,竞逐高端装备产业赛道

0

近日,南通市如皋县奥影检测(上海)工业CT检测设备项目签约仪式在上海成功举行。该签约项目填补了区域精密检测领域的技术空白,更为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半导体等下游产业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近年来,如皋通过助力项目落地、丰富科创载体、加速产业集群等方式不断推动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实现经济增长。

助力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发展

优秀的高端智能装备产业项目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如皋坚持做好项目建设的服务工作,把项目推进的良好态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能。

今年,南通如皋的江苏嘉铭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凹版印刷装备基地项目举行开工仪式。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公司优势产品智能凹版印刷装备Surpass600以六百米/分钟的凹版印刷速度刷新了全球凹版印刷的速度,打破了欧洲高端印刷机多年来的垄断,逐渐成长为国产替代西方设备的先锋军,与欧洲设备相比,能耗降低40%,效率提高一倍,订单转换时间节省了30%。

该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各种规格凹印机100台,年应税销售5亿元,税收1400万元以上。未来,江苏嘉铭将持续做强“创新”这一品牌核心竞争力,拓展扩张增量,助推如皋重振印刷机械之乡的光辉历史。这一切背后离不开如皋的大力扶持,正是如皋坚持奋力推动项目早日竣工投产,积极做好服务工作,才得以推动项目成功落地和高质量发展。

智能凹版印刷装备基地项目只是众多优秀项目中的一个,近来,如皋持续推动优秀项目签约落地。3月31日,如皋软件园2025年春季招商攻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成功举办,展示招商引资成果,检验一季度“双招双引”成效,营造招商争先的浓厚氛围。活动中,12个优质项目签约,聚焦软件研发、无人装备、电竞传媒、数据服务等,多个新兴产业领域,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截至目前,9家新落户企业中,5个项目已完成落地公司主体注册,4个项目正在注册过程中。

图源:如皋高新区

丰富科创载体,打通产业链生态

科创载体是孵化产业项目的重要平台,截至目前,如皋5家“科创飞地”累计招引、孵化项目105个。在“双飞地”模式驱动下,去年如皋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800家。

在如皋高新区沪苏科创产业园内,有两座外观酷似钻石刀具造型的大楼直插云霄,霖鼎光学(江苏)有限公司便位于两楼之间。200公里外,上海市闵行区的交大科技园,由如皋建设的飞地孵化器里,霖鼎科研人员对研发的纳米级精度制造装备器件进行测试、确认。

霖鼎光学是如皋首个“双飞地”成功孵化、转化项目。对如皋来说,研究中心设在上海,是创新飞地;对在上海研发人员来说,量产基地建在如皋,是产业飞地。如皋先推动科技成果在高校就近孵化,成熟后到如皋专业园区量产,进而打通“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产业链生态。

距离霖鼎光学公司不远,江苏崟冠智能科技项目工地,100多名工人忙得热火朝天,混凝土泵车来回穿梭,“哐哐哐”的机器声不时响起。这是上海交通大学在如皋落子的第二个重特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总投资5亿元,主要建设分布式驱动底盘及关键零部件项目,致力于将试制样机进一步产业化,实现批量化生产。

科创载体建设好,既是“摇篮”也是“乐园”。未来,如皋将继续丰富科创载体,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图源:如皋发布

加速产业集群,释放生产新动能

如皋精耕细作专注产业赛道,强链补链加速产业集聚,四大园区建设渐入佳境。

其中,沪苏科创产业园依托力星、万达、天南、霖鼎、斯密特森等业内知名企业,做好高端轴承、新型电力装备、精密光学三篇产业文章。力星钢球30多年来加强科创投入,深耕精密轴承滚动体领域,建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产品达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世界钢球行业第二大企业。另外,像电子信息及泛半导体产业园,依托迅镭激光、力士乐、卓远、华林科纳等企业,积极拓展产业链外延,做强半导体和激光智能制造产业前后链。由海归博士张新峰创立的卓远半导体,目前正在突破大硅片研发,将为园区带来数十亿的产能。

除了建立产业园外,利用好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加速产业集群也是很重要的。新春伊始,位于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各个厂区就已投入繁忙的生产中,在建项目思源储能系统及电力电子项目同样切换至“奋进模式”,全力以赴冲刺新一年目标任务。思源电气是高端装备领域的龙头企业,深耕如皋20余年,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有力带动如皋特高压装备产业集群破局起势。去年,如皋特高压装备产业集群入选2024年度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南通市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零的突破”。

图源:如皋发布

文/潘昱宏

资料来源:如皋发布、如皋高新区、江苏发改、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