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无一用是书生”,上半句才经典,揭露了人情冷暖,字字锥心

100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除了思想境界的层面上,读书还能从实质上改变人的生活。

古往今来,纵观历史人物,读书一直以来都是普通人命运逆袭的最大捷径。

然而人生总是复杂又矛盾的,在某些特定时刻,人的固有认知会发生变化。

所以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之后,有诗句感叹“百无一用是书生”,甚至有言“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读书人”这个词汇,开始在是是非非里跳跃,是褒是贬,都要看具体语境而定。

但其实,形容“读书人”的各种言论,也需要上下句连贯性地去读去思考,否则就容易断章取义,让这些误解的词句积非成是,错过真正的精神佳酿。

事实上,“百无一用是书生”上一句诗词,甚至更符合“千古经典”这四个字。

它道尽了人间真实,像是我们不能把控的人生一样,泛着苦涩的芳香。

你看隔壁那个谁谁,从小就调皮捣蛋,也不好好读书,早早辍学出去了,到现在人家在外面有房有车,有老婆孩子,一个月工资多少,你还是大学生,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

当人们对读书不屑的时候,很多人会说一句 “百无一用是书生”,以佐证“读书无用论”,还有些被不爱读书学习的人,也会经常拿这句话当做借口。

读书有没有用不知道,但读过书的人就不会把一句诗断章取义,来嘲笑读书人。

这句话最初,并不是想传达贬低读书作用的消极思想,而是诗人自己一句自谦、自嘲的话。

“百无一用是书生”出自清朝名诗《杂感》,作者是黄景仁。

黄景仁,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后人,虽有诗才,但一生穷困潦倒,4岁就成了孤儿,祖父母、父亲和哥哥都早早去世了,一家生计全靠母亲一人担着,家里就差揭不开锅了。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如此荒凉的成长环境,对黄景仁的诗词风格有着极大作用,黄景仁的诗多写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多愤世嫉俗之语。

也许他天资聪慧,自带诗词遗传基因;也许是母亲从小重视对他的教育,黄景仁从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读书写诗天赋。

他14岁开始写诗,15岁参加童子试名列第一。

常州府知府潘恂等人对这个孩子颇为赏识,认为他中举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可对于寒门学子来说,“读书”和“中举”之间隔着的,始终不只是一场考试而已。

就是这样一位少富才名、一身诗书的读书人,却终生都无缘中举。

乾隆三十三年,天才选手黄景仁被科举刷下。

当时的他胸怀大才,满怀希望地参加了科举考试,连包世臣都赞他,说他是“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当推第一人”却没想到遭受了如此重击。

这对于他来说,不仅是知识的考验,更是他多年学问积累的展现,但命运似乎并不站在他这一边。

考试结果揭晓的那一刻,他发现自己并未名列及第,回想起自己曾付出过的努力,愤懑和失落之感油然而生。

阴霾、失落、痛楚等多种负向情绪一起涌上,文人的万般宛转心肠,泣成一首《杂感》:

起句便云:“仙佛茫茫两未成。”

他本想追求儒家出世济天下,不得,转而追求道家佛家出世隐,又不得。

然而黄景仁家贫,家有老母妻儿要养,现实生活有诸多压力,得四处奔波谋食,想出世隐遁是不可能的。


入世不得,出世之路渺茫难寻。

自己无法参禅得道,心中的不平和压抑也开始逐渐上升,于是只能一个人在寂寞孤独的夜里作诗,悲叹心中之不平。

接着作者又说了自己飘零痛苦的身世和沉默寡言的个性:“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风蓬飘飞无依,此比喻漂泊无依的生活。

柳絮沾上泥水,也不再能飞舞,此喻内心已无轻狂之念。

《红楼梦》中宝玉对黛玉有言,禅心已作沾泥絮,只不过黄景仁用在这里,更添了一份无奈。

人生漂泊无依,内心慷慨悲歌的豪气已经消磨殆尽,内心早已经没有了轻狂的念头。

自己拥有满腹才华,如今却像坠落在泥淖里的柳絮般,难以伸展。

而自己因为不善交际,却一些权贵们认为是不识抬举和不近人情的“薄幸”之人,落得个高傲轻狂,不识抬举的骂名。

而推己及人,天底下的所有书生,哪一个不是人们眼中的异类呢?

第三联是诗人最愤慨的自嘲与抱怨,也是流传最广的名句: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这一句中的“白眼”一词,源于“竹林七贤”之一阮籍,据说阮籍对世俗礼教十分憎恶,看到礼俗之士,便把黑眼珠翻上去,以白眼对之,即表示对人不屑一顾。

而看到高雅的嵇康,则对以青眼,表示尊重。


诗人在这里用这个典故是在自嘲:

这个世界不是属于我们这类书生的!“寒门崛起”就是痴人说梦!在世人眼里,书生只是最无用的的大傻瓜!

其实这也是封建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权贵当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被功利和地位所主导。

所谓富在深山有远亲,而没有身份地位的寒门读书人,那怕真是“十有九人堪百眼”,没什么人愿意去尊重他们——对自己根本没有价值嘛!

紧接着,这首诗中至今流传最广的名句出现了:“百无一用是书生”

联系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及上下句,黄景仁用这句话并不是夸大“读书无用论”,而只是用来自嘲:

尽管自己努力学习,博览群书,但在现实社会中,这些学问都没有太大的用处!

只要没有混出模样,这世上十个人有九个人都拿白眼看你,空读诗书万卷,到头来一无用处,任人取辱。

也许最没用最没存在感的,就是我们这些读书人了吧!

这不仅是对自己身份的无奈,更是对那个时代读书人地位的一种反思。

在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往往被寄予厚望;但在现实中,他们却常常面临着社会的边缘化和无力感。

尤其到了清朝,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几乎荡然无存,舞弊行为已经一发不可收拾,甚至出现了明码标价卖官鬻爵的现象。

自己埋头苦学十几年,结果到头来,科举不再是真才实学的寒门子弟的敲门砖,而是权势人家找门路的垫脚石。

如此残酷的现实,对一个寒门学子来说,实在是沉重打击。

但这也只是一个恃才傲物的少年用来自嘲的气话,“百无一用是书生”并不是真的在阐述“读书无用”,而是在悲叹自己生在一个“读书无用”的时代。

所以等他气消了之后,他又开始自我勉励了: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不要忧愁自己写的愁苦之诗会成为吉凶的预言,即便是春天的鸟儿,秋天的虫子,也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也会有人倾听他们的声音。

当时人们写诗讲究诗谶,害怕诗中写到不好的句子将来会实现。

黄景仁平时喜欢在自己的诗中写一些愁苦的语言,寄托自己的心绪,可朋友屡加劝诫,都认为“愁苦之诗不是好的预言”,会让人变得更苦闷,甚至是增病劳形。

但黄景仁偏不信这套:所谓物不平则鸣,人不平则言,内心的不平必然需要这此愁苦的诗句来抒发。

鸟自鸣春虫鸣秋,万物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即使没人听,也可以自己做自己的观众。

纵观全诗,黄景仁貌似颓唐,实则非常洒脱,全诗看下来表面是自嘲,但实际上是在鼓励自己。

黄景仁的这段经历,虽然充满了挫败和无奈,但说穿了,他这首诗是一个恃才傲物的少年郎自嘲自讽的话,也就是一时气话。

放在今天,大概和学霸们考试没考好、在日记里发几句牢骚之后接着背书学习是一样的。

这样一位诗坛大家不得志的时候感叹一句“读书无用”,实实在在是对当时时代、政局乃至学界的感叹,并不是真的对读书感到鄙薄。

如果我们只单单断章取义,拿这句话来当做对“读书无用”的佐照,那可实在是大乌龙。

不管是哪个时代,都需要文化,而文化的传播离不开读书。

读书能明理辨人,能通晓是非,是一个时代前行的推动力,中国历史上劝人读书的文章典故浩如烟海,读书带给人的变化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