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人生本就苦,却不妨碍我苦中作乐

100


01 意气风发,鲜衣怒马少年郎


一个人选择走什么样的路,在父母传递三观时,便已注定。


苏轼八九岁时,苏母给他讲了东汉时期“范滂别母”的故事。


一代忠臣范滂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弹劾奸臣,反遭诬陷,被质疑私结党派,为了不连累他人,他跪别老母亲,主动投狱,英勇就义。


自此苏轼立志要成为清廉正直的人。


少年苏轼个性鲜明,有话直说,自带豪迈气场。受父亲苏洵的文学影响,重文章的结构和立意,对社会上的歪风斜气,嫉恶如仇。


1056年,苏轼和弟弟苏辙,随父前往开封参加秋季科举考试。

受宋仁宗重用的欧阳修,在科举考试中实施评分新政。他重实用性文章,摒弃了华而不实之文,遭到落榜考生的围攻与辱骂,更拿他的私生活瞎起哄。


苏轼途经人群,看见一群文人无理取闹,挺身而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文章有道,应为百姓民生而写,不该为了彰显文采,写些让普通人读不懂的深奥文章。”


所以,他并不认为欧阳修的评分制度有什么问题。反倒是借他人私隐来撒泼的人,才有失文人气节。


他的一番言论,充分体现了道家风范,也感动了在场所有人。欧阳修预感,苏轼将会成为文坛最亮的那颗星。


此后,欧阳修热情地将苏轼引荐给其他权贵朝臣,使他在京城名声大噪。

02 祸从口出,几乎命丧“乌台诗案”


人生的际遇有千百种,但谁也不知道命运的齿轮会转向哪里。


苏轼虽在京城一举成名,但往后的几年,父母先生离逝,他与弟弟聚散匆匆,曾渑池话别时,他写了一首《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中感叹:“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言下之意,是指人生旅途,没有哪里注定是终点,不必强求,也不必强留,顺其自然。


后来,宋仁宗驾崩,宋神宗执政,力推王安石新法,苏轼亲眼目睹新法给百姓造成的负担后,指出新法的弊端。他的谏言激怒了革新派人士,为了避开争斗,他只好申请调离京城。

1079年4月,苏轼因勤心为民,政绩显著,宋神宗又将他调往湖州。初到湖州,他向宋神宗写了一封感谢信,名为《湖州谢上表》。


谁也没想到这封信会成为苏轼的命运转折点。新党派人士抓住弹劾的机会,以他的诗信作为谋反罪证,想置他于死地。


对于一般人而言,经历着这么大的冤屈,或意志消沉。可苏轼却在交代完遗愿后,在狱中该吃吃,该睡睡。宋神宗也在查明真相后,免了他的死罪,将他发配到黄州当团练副使。


他出狱那一刻,感受着微风拂过脸庞的舒畅,即兴作了《出狱次前韵二首》:“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他因诗入狱,非但不恼,却还笑看风云,高唱塞翁失马,未必就是悲剧。

03 在一无所有中,重觅人间味道


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或许正是从零开始最好的契机。


1080年,45岁的苏轼被押往黄州。这时,身为团练副使的他,只是个散官,衣食住行都得自行解决,朝廷只给他发放一半的俸禄。


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他将拿笔的双手,改成拿锄头。在好友的帮助他,他将城东半山坡的十亩荒地用来耕种。


从此,过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苏轼也因这半坡良田,改名号为东坡居士。


有情调的诗人,即使当了农民,也不失风雅。他在房子旁边搭建了一个茅草亭,取名雪堂。


一家人逐渐融入这片土地,开始扩建住房。他亲手上漆作画,在住所周围修建小桥流水,种植柳树竹林。

一年的时间,把原本荒废的地方,改造一新。


放眼望去,依山傍水,稻香瓜棚,苗圃菜田,果园茶树,宛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园。


东坡农舍,瞬间吸引了不少朋友来访,举杯闲谈,把酒言欢。


他把日子越过越巴适,得空时,约着两三好友,乘船沿着长江游玩,写下了千古绝唱《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


在这个原本穷困潦倒的地方,苏轼和他的妾侍朝云,一起研制出流芳百世的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鱼……


为了纪念生活,他写下一篇又一篇的美食日记。


摘诗句一二,便能尝出人间滋味。如“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有才情的人,能把日子过得诗意。


苏轼坦然接纳生活中的苦难,尽管百般滋味,但他懂得苦是人生的常态。


既然无法逃开它,而生活还得继续,何不苦中作乐,活出别样的精彩。